01/新聞中心
010-60294863
新聞中心
- 河北商貿(mào)學校大廳文化設09-13
- 中國學校文化建設大趨勢07-26
- 學校文化建設應遵循的2206-09
- 沈陽中醫(yī)院學校校園文化05-24
- 學校辦學特色應該體現(xiàn)在11-17
- 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校園文08-14
- 校長怎樣建設校園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聲學舒適08-05
- 學校家具應如何設計?08-05
- 校園景觀文化|山東公路技07-14
生動活潑的校園文化
作者:金火炬時間:2019-01-23 14:53:47來源:佚名 點擊量:0
校園文化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校園文化是一種很重要的隱性教育方式,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為了更好地開發(fā)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必須把校園文化納入辦學計劃,做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堅持方向性原則
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改革開放給青少年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復雜的。市場競爭意識可激發(fā)學生改革、創(chuàng)新、向上的精神,也可帶來個人至上、金錢至上、追求享受等價值取向方面的消極后果。再加之他們身心發(fā)展和思想認識的不成熟,對現(xiàn)有的各種文化現(xiàn)象缺少鑒別,甚至以生為新,以奇為雅,從而表現(xiàn)出較大的盲從性。因此,必須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去占領校園文化陣地,注重把握校園文化活動的政治導向、思想導向和價值導向,讓健康的歌聲、甜美的笑聲、朗朗的讀書聲和文明的談話聲充滿校園,確保校園文化沿著積極健康的軌道發(fā)展。
二、堅持特色性原則
特色是校園文化的生命。各校地域不同,校情也各具特色,因此,應根據(jù)當?shù)貤l件,揚長避短,在校園文化的特色上下功夫。要特別注意體現(xiàn)當?shù)氐拿袼罪L情和辦學思想,把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融于現(xiàn)代文明之中。同時還應看到,一些地方 “普九 ”任務依然繁重,辦學條件尚未徹底改善,因此,校園建設、景點設計和宣傳品的布置應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做到既可觀賞,又能實用,無一物不景,無一景不用,還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逐步完善文化設施建設,使校園真正成為師生陶情冶性、修身養(yǎng)德的花園、樂園和學園。
三、堅持參與性原則
校園文化是一種動態(tài)文化,要堅持人人參與的原則,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學校領導和教職工是校園文化建設的設計者和組織者,應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引導校園文化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外在的教育要求、文化熏陶要通過其主觀能動性才能內化為信念、外化為行動。要建立學生自我教育、共同參與的激勵機制,使他們在各種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塑造品格。
四、堅持整體性原則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系統(tǒng)工程。其中,物質文化是基礎,精神文化是靈魂,制度文化是紐帶,活動文化是載體。四者應同時著力、協(xié)調發(fā)展。但是,當前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普通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偏重物質文化,忽視精神文化;重視制度文化、活動文化等顯性文化,忽視以校園精神為核心的隱性文化;重視校容校貌等室外文化,忽視教室、宿舍、辦公室等室內文化;重視學生文化,忽視教師文化,從而制約了校園文化整體教育功能的發(fā)揮。堅持整體性原則,就是要把校園文化建設和學校整體建設相結合,統(tǒng)籌規(guī)劃,精心雕琢。
一、堅持方向性原則
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改革開放給青少年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復雜的。市場競爭意識可激發(fā)學生改革、創(chuàng)新、向上的精神,也可帶來個人至上、金錢至上、追求享受等價值取向方面的消極后果。再加之他們身心發(fā)展和思想認識的不成熟,對現(xiàn)有的各種文化現(xiàn)象缺少鑒別,甚至以生為新,以奇為雅,從而表現(xiàn)出較大的盲從性。因此,必須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去占領校園文化陣地,注重把握校園文化活動的政治導向、思想導向和價值導向,讓健康的歌聲、甜美的笑聲、朗朗的讀書聲和文明的談話聲充滿校園,確保校園文化沿著積極健康的軌道發(fā)展。
二、堅持特色性原則
特色是校園文化的生命。各校地域不同,校情也各具特色,因此,應根據(jù)當?shù)貤l件,揚長避短,在校園文化的特色上下功夫。要特別注意體現(xiàn)當?shù)氐拿袼罪L情和辦學思想,把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融于現(xiàn)代文明之中。同時還應看到,一些地方 “普九 ”任務依然繁重,辦學條件尚未徹底改善,因此,校園建設、景點設計和宣傳品的布置應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做到既可觀賞,又能實用,無一物不景,無一景不用,還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逐步完善文化設施建設,使校園真正成為師生陶情冶性、修身養(yǎng)德的花園、樂園和學園。
三、堅持參與性原則
校園文化是一種動態(tài)文化,要堅持人人參與的原則,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學校領導和教職工是校園文化建設的設計者和組織者,應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引導校園文化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外在的教育要求、文化熏陶要通過其主觀能動性才能內化為信念、外化為行動。要建立學生自我教育、共同參與的激勵機制,使他們在各種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塑造品格。
四、堅持整體性原則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系統(tǒng)工程。其中,物質文化是基礎,精神文化是靈魂,制度文化是紐帶,活動文化是載體。四者應同時著力、協(xié)調發(fā)展。但是,當前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普通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偏重物質文化,忽視精神文化;重視制度文化、活動文化等顯性文化,忽視以校園精神為核心的隱性文化;重視校容校貌等室外文化,忽視教室、宿舍、辦公室等室內文化;重視學生文化,忽視教師文化,從而制約了校園文化整體教育功能的發(fā)揮。堅持整體性原則,就是要把校園文化建設和學校整體建設相結合,統(tǒng)籌規(guī)劃,精心雕琢。
- 上一篇:班級文化建設促進學習氛圍
- 下一篇:當代學校和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