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聞中心
010-60294863
新聞中心
- 河北商貿學校大廳文化設09-13
- 中國學校文化建設大趨勢07-26
- 學校文化建設應遵循的2206-09
- 沈陽中醫(yī)院學校校園文化05-24
- 學校辦學特色應該體現(xiàn)在11-17
- 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校園文08-14
- 校長怎樣建設校園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聲學舒適08-05
- 學校家具應如何設計?08-05
- 校園景觀文化|山東公路技07-14
《淺談校園文化建設》論文開題報告
作者:時間:2016-08-19 15:00:09來源:佚名 點擊量:0
1、論文題目:《淺談小學校園文化建設》
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近年來,全國各地中小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呈現(xiàn)出昂揚向上、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校園文化從廣義上講是一種群體文化,是由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組成的有機整體。它體現(xiàn)在學校的一切活動中,它是指學校這個特殊場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從狹義上講亦可稱之為相對于課堂文化而言的課外文化(即非課堂文化)。良好的校園文化能產(chǎn)生一種持久的的精神氛圍,對學生思想品質、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對陶冶和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產(chǎn)生積極影響。因此,充分認識和積極發(fā)展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突出“以人為本,和諧育人”的辦學理念,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國內主要觀點:
目前國內外此項研究也倍受重視,如有的學校利用信息技術教育資源構建網(wǎng)上校園文化,得到人們的一致好評。但綜觀國內外的研究,雖有效利用了信息技術,但都缺乏特有的鮮明的主題、區(qū)域的特點和學校的特色文化,且學生缺乏能力性和創(chuàng)造性,甚至無參與校園文化的創(chuàng)造和建設,以至被動地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
4、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及觀點:
從小學校園文化的內涵入手,通過調查研究、觀察比較得到第一手資料,分析當前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四個問題:認識不夠到位,特色不夠明顯,功能過于局限和形式過于單一后,作者結合當前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實際,特別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個方面做了具體闡釋,提出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四項有效策略:校長決策,理念先行;科學規(guī)劃,統(tǒng)籌兼顧;繼承傳統(tǒng),改革創(chuàng)新;有序發(fā)展,注重特色。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可以借鑒的經(jīng)驗,從而能夠使學校的文化建設更富成效。
1. 小學校園文化的內涵
小學校園文化是指以小學校園為地位環(huán)境圈,以社會文化和民族文化為背景,以學校管理者和全體教師員工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在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下,在學校教育、學習、生活、管理過程中的活動方式和活動結果,這種方式和結果以具有區(qū)域特點和校園特色的物質形式和精神形式為其外部表現(xiàn)并影響,制約著所有校園人的活動和發(fā)展。
2.存在的問題
在操作校園文化建設時,人們又往往忽視了校園文化的價值意義,總是從實用的功利主義的角度來理解和實施校園文化建設,使校園文化偏離其價值意義。使校園文化在貌似熱鬧的表面下顯露出偏離其價值意義的真實面貌。
3.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
3.1校長決策,理念先行。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和核心,是學校教育的組織者和決策者。校長的教育觀念、價值取向,往往決定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風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學校的物質文化的創(chuàng)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學校精神的培育。
3.2科學規(guī)劃,統(tǒng)籌兼顧。
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學校發(fā)展的總體規(guī)劃。學校文化建設與學校整體改革一樣,最終都要強調整體效應,要求達到整體化。
3.3繼承傳統(tǒng),改革創(chuàng)新。
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學校精神、信念和價值觀,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受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制約,任何人或團體都不能超越于文化傳統(tǒng)之外,因此學校文化建設要重視民族性的問題,特別要繼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中有用的、合理的和具有生命力的東西。
3.4有序發(fā)展,注重特色。
3.4.1加強物質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huán)境
物質文化建設是抓好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它的建設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學校的辦學水平。
3.4.2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強化管理機制
學校制度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證。制度是校園文化建設初級階段的產(chǎn)物,是為了達到無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種有意識手段,是為了保障學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
3.4.3加強行為文化建設,豐富校園生活
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載體。精心組織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社區(qū)服務活動,努力使學生在學習之余盡情釋放潛能,展示特長,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
3.4.4加強精神文化建設,形成優(yōu)良校風
精神文化建設是抓好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集體是一個熔爐,能把生鐵煉成鋼,也可能是個染缸,給尚未成熟的小學生以不良影響。
5、本課題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分析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存在的問題,提出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
難點是:需要掌握真實的第一手資料,運用所學的“教育管理”專業(yè)理論,綜合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得出正確的結論,再針對分析得出的結論,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并具有現(xiàn)實意義。
6、研究方法和進度:
6.1、研究方法:調查研究法、文獻分析法。
6.2、研究進度:
(1)9月6日—9月20日:擬定論文選題,收集資料,并與9月20日上報選題。
(2)9月21日—9月30日:繼續(xù)收集資料并分析,撰寫開題報告初稿。
(3)10月1日—10月7日:根據(jù)指導教師意見,修改開題報告初稿,與10月7日上繳開題報告正稿。
(4)10月8日—10月25日:構思論文結構,撰寫論文初稿,并與10月25日上繳論文初稿,征求指導教師修改意見。
(5)10月26日—11月18日:根據(jù)指導教師修改意見,修改論文初稿,并與11月18日上繳畢業(yè)論文二稿,進一步征求指導教師修改意見。
(6)11月19日—11月25日:進一步根據(jù)指導教師修改意見,修改論文二稿,完成畢業(yè)論文正稿,并與11月25日上繳正稿及相關交件。
7、論文提綱:
(前言)
1.小學校園文化的內涵
2.當前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校園文化建設認識不夠到位
2.2. 校園文化建設特色不夠明顯
2.3. 校園文化建設功能過于局限
2.4. 校園文化建設形式過于單一
3、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
3.1. 校長決策,理念先行。
3.2. 科學規(guī)劃,統(tǒng)籌兼顧。
3.3. 繼承傳統(tǒng),改革創(chuàng)新。
3.4. 有序發(fā)展,注重特色。
3.4.1、加強物質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huán)境
3.4.2、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強化管理機制
3.4.3、加強行為文化建設,豐富校園生活
3.4.4、加強精神文化建設,形成優(yōu)良校風
![]() |
- 上一篇:什么是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無聲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