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聞中心
010-60294863
新聞中心
- 河北商貿學校大廳文化設09-13
- 中國學校文化建設大趨勢07-26
- 學校文化建設應遵循的2206-09
- 沈陽中醫(yī)院學校校園文化05-24
- 學校辦學特色應該體現在11-17
- 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校園文08-14
- 校長怎樣建設校園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聲學舒適08-05
- 學校家具應如何設計?08-05
- 校園景觀文化|山東公路技07-14
校園景觀設計存在的幾個問題
作者:金火炬時間:2019-03-11 14:25:31來源:佚名 點擊量:0
校園是教師、學生重要的工作和生活空間,校園的環(huán)境質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師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狀態(tài),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校園景觀建設作為校園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校園環(huán)境質量優(yōu)劣的決定性因素。高校作為文化與知識高度集中的區(qū)域,應保持自身獨特的校園景觀文化,彰顯一所大學的獨到審美與品位。例如,北京大學老校區(qū)的古典式建筑景觀環(huán)境,以及與之協調的參天大樹,綠蔭遮蓋,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高校是象牙塔,就應該保持它的高尚的環(huán)境品格,繼承和發(fā)展它的校園文化,并將其與校園景觀設計相融合。
當下國內的大學校園景觀環(huán)境,很多都是由市政府或園林部門設計與實施,強調硬質鋪裝、道路寬廣、講究氣派,形成了與外界類似的市政府環(huán)境,有些校園根本毫無設計可言,特別是在一些高校的新校區(qū),盲目的大面積鋪裝和綠化,完全沒有彰顯校園景觀的專屬性,使得校園的景觀特色難以體現。歸納而言,當前國內大學校園景觀普遍存在著這樣幾個問題:
一、是缺失合理的尺度感
一般新校區(qū)的占地面積都是比較大的,在新建校區(qū)的景觀建設中為了追求視覺的震撼力,往往在設計時片面的追求大場地、大廣場和長軸線,這樣的尺度建立起來后卻會使人感覺不舒適,過于空曠的校園讓人產生一種距離感。這也與校園人群的心理需求以及交通流線便捷的要求相違背,造成校園本應該具有的寧靜、親和、舒適的環(huán)境氛圍的喪失。
二、是對自然生態(tài)不夠重視
歷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記憶,是無法再生的寶貴資源,它是歷史的見證,具有豐富的信息和價值。每一寸土地在長期的生態(tài)力量和社會力量的影響下都會形成具有本土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那是一種與眾不同的視覺文化和精神場所。對具備這種地域景觀特色的地方,在做校園景觀設計時要保留和發(fā)揚這種本土的場所精神,但如今的大學景觀設計,大部分都改造過多,沒有重視對原有地貌的保留,破壞了它的原始性,受“功能主義”的影響,極易忽視對原有地形地貌的保護,沒有在有效的資源基礎上發(fā)揮無限利用的可能性,“圍湖造田”、破土挖山更是常有之事。這種做法切斷了校園與所在區(qū)域人文地理的延續(xù)性,忽略了對地域文脈的傳承。
三、是景觀與建筑沒有協調統(tǒng)一
建筑也是一種景觀,如果將建筑與周圍的環(huán)境景觀有效地結合起來,達到互相呼應,互相幫襯,是最理想的效果。例如,賴特先生設計的流水別墅,如同從土地中生長出來一樣。一旦建筑與周圍景觀“各自為戰(zhàn)”,或者缺少關聯性,不但沒有達到相互促進的效果,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從現在高校校園景觀設計的實際狀況來看,建筑多與周圍配套景觀相互脫離,顯得雜亂無章,很多人認為校園景觀就是在建筑布局后進行綠化填充,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這樣只會使得校園景觀呈現出支離破碎、參差不齊的效果,缺乏整體性。
當下國內的大學校園景觀環(huán)境,很多都是由市政府或園林部門設計與實施,強調硬質鋪裝、道路寬廣、講究氣派,形成了與外界類似的市政府環(huán)境,有些校園根本毫無設計可言,特別是在一些高校的新校區(qū),盲目的大面積鋪裝和綠化,完全沒有彰顯校園景觀的專屬性,使得校園的景觀特色難以體現。歸納而言,當前國內大學校園景觀普遍存在著這樣幾個問題:
一、是缺失合理的尺度感
一般新校區(qū)的占地面積都是比較大的,在新建校區(qū)的景觀建設中為了追求視覺的震撼力,往往在設計時片面的追求大場地、大廣場和長軸線,這樣的尺度建立起來后卻會使人感覺不舒適,過于空曠的校園讓人產生一種距離感。這也與校園人群的心理需求以及交通流線便捷的要求相違背,造成校園本應該具有的寧靜、親和、舒適的環(huán)境氛圍的喪失。
二、是對自然生態(tài)不夠重視
歷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記憶,是無法再生的寶貴資源,它是歷史的見證,具有豐富的信息和價值。每一寸土地在長期的生態(tài)力量和社會力量的影響下都會形成具有本土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那是一種與眾不同的視覺文化和精神場所。對具備這種地域景觀特色的地方,在做校園景觀設計時要保留和發(fā)揚這種本土的場所精神,但如今的大學景觀設計,大部分都改造過多,沒有重視對原有地貌的保留,破壞了它的原始性,受“功能主義”的影響,極易忽視對原有地形地貌的保護,沒有在有效的資源基礎上發(fā)揮無限利用的可能性,“圍湖造田”、破土挖山更是常有之事。這種做法切斷了校園與所在區(qū)域人文地理的延續(xù)性,忽略了對地域文脈的傳承。
三、是景觀與建筑沒有協調統(tǒng)一
建筑也是一種景觀,如果將建筑與周圍的環(huán)境景觀有效地結合起來,達到互相呼應,互相幫襯,是最理想的效果。例如,賴特先生設計的流水別墅,如同從土地中生長出來一樣。一旦建筑與周圍景觀“各自為戰(zhàn)”,或者缺少關聯性,不但沒有達到相互促進的效果,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從現在高校校園景觀設計的實際狀況來看,建筑多與周圍配套景觀相互脫離,顯得雜亂無章,很多人認為校園景觀就是在建筑布局后進行綠化填充,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這樣只會使得校園景觀呈現出支離破碎、參差不齊的效果,缺乏整體性。
![\](http://www.eugeniaa.com/uploadfile/2019/0311/20190311024153562.jpg)
- 上一篇:以“和”為主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 下一篇:“中國夢”引領下的校園文化建設